2022中国国际金融年度论坛:智能合约与数字人民币开放生态设计理念分享

2025-01-14 06:10:47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下午好!很高兴参加2022中国国际金融年度论坛。

借此机会,结合本次论坛“开放融合”的主题,与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智能合约的思考以及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开放生态的设计理念。

智能合约的工作原理_合约智能交易_智能合约

智能合约的起源和发展历史

首先,我们简单回顾一下智能合约的发展历史。

现代社会围绕“降低合同履约成本和违约风险”(当然成本比较高)的目标,设计了一系列精密复杂的制度安排:在法律层面,有法律和立法、司法、法律等。执行系统;在商业层面,有抵押、担保等保障措施。尽管如此,违约仍然不可避免,而违约本身以及后续的法律救济都会产生巨大的成本。自提出以来,“智能合约”概念一直是通过技术手段降低合约履约成本和违约风险的尝试。

智能合约”一词最早由美国计算机科学家尼克·萨博于1994年提出,其含义是将合同双方承诺的义务以计算机代码的形式记录下来,并在约定的条件下通过代码强制履行。但萨博只是提出了概念,并没有解释如何实现。 1996年,Ian Grigg提出“李嘉图合约”,可供人类阅读、程序解析,赋予智能合约法律属性,成为后续智能合约探索的主要路线。

智能合约的有效实施需要满足以下特征:

一致性是指智能合约需要与合约文本保持一致,不与现行法律相冲突。

可观察性是指合约内容及其执行过程都应该是可观察的、透明的。合约各方都可以通过用户界面观察、记录和验证合约状态。合同一旦成立,就无法篡改。

可验证性是指智能合约产生的结果应该能够被验证并具有一定的容错能力。代码按照合同运行。多次运行可以得到相同的结果,可以作为司法证据。

隐私,智能合约的运行应确保当事人的身份信息和合约内容控制在“最低限度和必要”的知识范围内,并满足商业信息保密和个人隐私保护的需求。

自我执行不仅是智能合约的核心内涵,也是智能合约的主要价值。意味着在满足合同条件后,智能合约应具备不依赖法律效力而不间断、不可否认的能力。履行义务的能力。

在以前的信息技术条件下,很难同时满足上述条件。因此,智能合约诞生后的十几年里,实际应用非常有限。后来“以太坊”利用区块链的去中介化、不可篡改的特性,实现了智能合约的运行。智能合约也在一定程度上与区块链“绑定”,以至于人们认为只有区块链和Defi才能实现智能合约的价值。

迄今为止,“以太坊”的智能合约仅应用于加密资产、NFT、博彩、游戏等少数领域,并未对实体经济起到推动作用。此外,由于缺乏可扩展的应用生态系统以及虚拟货币的投机性等问题,应用也受到限制。事实上,智能合约的概念比区块链早得多,而且智能合约的运行条件也不仅仅只有区块链能够满足。

智能合约的工作原理_合约智能交易_智能合约

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的优势

智能合约在支持数字经济降本增效、推动服务创新发展方面具有巨大潜力。随着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智能合约的技术运行条件不再是障碍。智能合约能否得到广泛应用,更多取决于能否建立一个可信、开放的生态系统。

在数字人民币的顶层设计中,通过加载不影响货币功能的智能合约来实现数字人民币的可编程性,使得数字人民币可以按照各方约定的条件和规则使用交易同时确保安全性和合规性。进行自动付款交易。数字人民币作为数字形式的法定货币,在建立支持智能合约应用的生态系统方面具有巨大优势。

一是信任优势。数字人民币的信任优势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是支付结算的可信。数字人民币有国家信用背书,具有法定补偿性,可以为智能合约的自动执行提供可信的结算工具;二是交易环境的可信性,智能合约的开发和运行要求 可信环境。可信环境的构建需要规则和标准的支持,为参与者提供指导并形成约束,确保智能合约的“自我执行”得到认可而不是自我认证,保证智能合约的合法性。这是权威机构的认可,而不是主办方的“一厢情愿”。数字人民币是中国人民银行向公众提供的公共产品。数字人民币系统是中国人民银行组织建设的金融基础设施。能够建立基于数字人民币的公平互信的交易环境,支持智能合约的可信执行。

二是互操作性的优势。数字人民币的互操作优势还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是智能合约系统与外部系统之间的互操作性。过去,IT系统往往形成信息烟囱,各个组织的系统往往形成闭环。智能合约系统需要与这些系统进行交互,实现身份验证、合规性检查等数据交换,以支持合约的可信执行和价值转移。数字人民币作为法定货币,广泛连接各行业生态系统,可以实现信息和价值的互通;二是运行环境的互操作性。智能合约服务于不同行业、不同场景的经济活动。只有实现运行环境的互通,才能保证合同模板的通用性,实现一次性开发和跨组织的多次复用。数字人民币作为法定货币,天然具有打破壁垒、互联互通的优势。建立基于数字人民币的智能合约系统,可以更好地实现运行环境的互操作性。

三是后发优势。数字人民币系统是数字经济时代的新型金融基础设施。坚持长期演进的技术路线,持续迭代、动态升级应用技术,不断推动新技术的研发和商业模式的完善。它可以建立一个可靠的金融基础设施,没有任何历史包袱。一个值得信赖、灵活高效、持续创新、开放包容的智能合约生态系统。

智能合约的工作原理_合约智能交易_智能合约

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生态系统建设理念

在数字人民币的顶层设计框架下,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不仅要满足智能合约本身的“一致性、可观察性、可验证性、隐私性、自我执行性”特性,还要发挥数字人民币的业务能力。人民币体系。技术优势能够更好支撑数字经济发展。因此,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生态系统必须按照以下方向和原则构建:

一是坚持集中管理、两级运营架构。为实现智能合约可信运行环境,在央行集中管理下,我们正在推动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可信环境建设,制定配套业务规范和技术标准,形成广泛的互信和共识。 。同时,智能合约面向通用业务场景,必须适应各种场景的差异化需求。还必须为合约开发提供足够的便利和安全环境,充分发挥指定运营机构和其他市场机构的业务技术实力。 ,激发各类市场机构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共同构建和完善智能合约生态系统。

二是保证合同范本的合法性、有效性。智能合约关系到参与者的经济利益、商业环境以及经济金融稳定。合同范本的合法性、一致性是其正确发挥“强制履行”价值的重要基础。如果合同模板管理不到位,可能会带来经济和金融风险。因此,智能合约必须经过合规审查和测试后才能注册为模板,以确保合约模板合法合规,符合“三害”等监管要求。我们将建设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生态服务平台,对所有通过审核的合约模板进行登记,并在各机构调用智能合约时验证模板的一致性,确保不可篡改。

三是坚持开放、开源。为了让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满足全方位、多样化的需求,需要降低合约开发和签订的门槛,鼓励全社会参与合约模板的开发和应用创新,建立丰富的、高效便捷的智能合约供应系统。因此,开放、开源是必然的选择。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生态服务平台可以成为像移动应用市场一样的开放平台。各类机构都可以在这个平台上提供智能合约服务,并且可以像搭积木一样按照用户的意愿组合使用,实现开放、开源、利益共享。构建和共享。

四是持续升级技术,防范技术风险。金融业务时刻面临着网络攻击的风险,任何安全技术都有其有效期。安全防控工作是一个“攻防相辅相成”的长期过程。因此,智能合约不仅要保证模板的安全,还要不断进行技术升级和安全加固。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生态系统将应用我们积累的最新安全技术,依托国家团队的技术资源和能力,保证智能合约的安全。

智能合约的工作原理_合约智能交易_智能合约

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的应用场景

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拥有广泛的应用场景,可以降低经济活动的履约成本,优化营商环境,推动数字经济的深入发展。目前,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已成功应用于政府补贴、零售营销、预付资金管理等领域。随着底层平台和相关制度安排的逐步完善,将在更大范围内加速落地。

在不同的场景下,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的功能也多种多样。例如,在预付费消费等预付费资金管理领域,智能合约可以有效防止资金挪用,实现透明管理,兼顾现有商业模式,保护各方利益。在财政补贴、科研经费等定向支付领域,智能合约可以监控支付用途,提高政府资金使用效率。在资金聚合、智能记账等资金结算领域,智能合约可以解决支付交易处理中的合规问题,提高资金处理的准确性和自动化水平,减少人工处理错误和风险。在消费者红包、智能支付等营销和零售领域,智能合约可以降低实施成本、保护用户权益、提升客户体验。在内外贸领域,我们可以提供“签约+履约”的闭环解决方案,提高合同执行的约束力,实现资金流和信息流的同步,降低结算和履约成本。

我们将与市场机构合作,加快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生态建设,发挥行业各方的共同努力,完善相关业务规范和标准体系,建立合规审查机制,并与相关部门研究司法对接安排。部门。

有句话说,山能唱得好,铜钱无脚能走千家万户。数字人民币生态系统的建设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欢迎社会各界加入到这项惠及千家万户的事业中来。

谢谢大家!

智能合约的工作原理_合约智能交易_智能合约

智能合约的工作原理_合约智能交易_智能合约

标签: 智能合约
首页
欧意注册
欧意下载
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