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区块链与比特币热潮:从线上到线下的燎原之势与币圈现象
区块链、比特币。
回顾2017年,这无疑是互联网界最热门的两个术语。虽然时至今日,真正能理解这两个术语指的是什么的人依然寥寥无几,但这并不妨碍这两个术语所点燃的熊熊大火从“线上”蔓延到“线上”。 “离线”。
当科技圈和互联网上真或假、公认或自诩的“大佬”用近乎说教的方式描述“链”的未来时,在更多听众眼中,只有“币”在发光。财富幻光。
当炒币的人多了,就出现了所谓的“币圈”。不需要理解困难的概念,几乎没有资金门槛。如果你想进入币圈,并不比在证券交易所开户麻烦。
一夜之间,币圈里挤满了“小人物”。有人说他们傻,是等待收割的“韭菜”;有人说他们疯了,是投机赌徒……记者找到了其中四人,他们的故事各不相同。然而,他们的故事却恰好传达了同一个信息:在火热的币圈里,钱远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赚。
太阳底下并无新事。如今看来,“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这句老话或许对于“币圈小投资者”来说更需要牢记在心。在疯狂发展的币圈,投资依然有风险,更不用说投机了。
他还在学习“币圈”规则
曾经被称为中国“比特币首富”的李晓想要快速赚钱。虽然对李笑来很反感,但周坤觉得至少这句话是“可以的”:“现在入局太晚了,现在就算想起也快不起来。”
这位出生于90年代初的年轻人自称“专注投机20年”——这当然是一个笑话,但周昆确实很早就开始了自己的投资生涯。用他的话说,他在大学时做了两件事:“炒股票和玩魔兽世界”。
大学毕业后,周坤没有去找工作,而是选择全职炒股。他很早就接触了区块链和数字加密货币的概念:“最早是炒股圈子里有人讲到的,但我当时并没有放在心上,只是路过,看都没看一眼。” ”
2016年底,比特币迎来小牛市。此后,2017年,ICO(首次代币发行)成为币圈最流行的方式,各种山寨币层出不穷。人们通过炒山寨币一夜暴富的故事有很多,ICO也成为科技圈、互联网圈、投资圈的热门话题。
周坤有些兴奋,开始疯狂学习币圈知识。但理性和多年的投资经验告诉他应该等待:“这么多人就像失去了理智一样涌入,我认为这不正常。”所谓“失去理智”,是周坤最喜欢的一位游戏主播的口头禅。 ,效果就是失去理智。
果然。 2017年9月4日,央行等七部委联合发布《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将其定义为“未经批准的非法公开融资”,要求立即停止各类代币发行和融资。融资。活动。大量山寨币价值归零,很多人为“失去智慧”付出了惨重代价。
周坤暗暗庆幸自己躲过一劫。但令他意外的是,在经历了短期波动后,比特币等主流数字加密货币的价格持续飙升。周昆意识到是时候“入市”了:“市场热度就在那里,投资者一定要尊重市场、跟随市场,如果不踏入这个圈子,就来不及了。”
2017年11月,周坤购买了不到0.1个比特币,正式进入币圈。
币圈的游戏规则和周昆熟悉的股市有很多差异。俗话说“币界一日,人间一年”。在24小时运转的数字加密货币交易市场中,很难预测下一秒会发生什么。
在利用杠杆炒作某种货币的过程中,周昆遭遇了大庄家的“爆仓”,头寸瞬间被爆仓。庆幸的是,这次杠杆炒币只是试水,周昆的投资只有几千元。但看着钱在短短几分钟内就蒸发了,周坤忍不住脱口而出:“还有这样的操作?!”
但他很快就回过神来:“就像你玩网络游戏一样,这就是规则。你想玩,就必须接受这个‘设定’。”
自认为从一开始就以“职业玩家”身份进入币圈的周坤,累计投入已超过10万元,但他承认自己只是触及了表面。
身处币圈,他丝毫不敢懈怠,甚至改变了作息习惯:“炒股的时候,每天都很悠闲,睡到自然醒,然后起床看一会儿行情,还有很多时间看电视剧、玩游戏,现在要看的信息太多,要学习的新知识太多,只能睡五六个小时。一天。”
当亲朋好友得知周昆炒钱币时,忍不住询问,不少人都希望周昆带路。周坤都拒绝了这样的要求——
“首先,我自己也是个新手,绝对算不上‘老玩家’。其次,币圈远比看上去复杂,不深入研究根本玩不下去。如果你只想着赚快钱,最后很可能就是‘韭菜’的命运。”
他的矿机更像是“大功率加热器”
根据身份至今成谜的“比特币之父”中本聪的设计,比特币的总数恒定在2100万个。经过2个多月的努力,“矿工”姜汉清终于获得了420万分之一——0.05个比特币。
矿工是币圈中的特殊角色。与投机者不同,他们通过“挖矿”而不是直接购买来获得比特币。所谓“挖矿”,是指将计算机硬件连接到比特币网络上,进行数学运算,从而获得比特币作为奖励。
在加入挖矿之前,江汉清是一名“吃鸡”玩家。虽然是两个孩子的父亲,但这并不妨碍江汉卿每天晚上坐在电脑前玩几局《绝地求生》——源自游戏获胜时的提示信息,玩家更习惯了第一个游戏是“吃鸡”。
今年年初的一个晚上,江汉清在游戏中遭遇了接连使用外挂程序的作弊玩家,被对手“折磨”致死。恼怒之下,他索性退出游戏,并在玩家微信群里抱怨。
遭受作弊之苦的玩家很多,姜汉清的经历引起共鸣。在满屏的安慰、抱怨和自嘲声中,一名群友突然用恳求的语气说道:“你花这么大的价钱买显卡,最后会被插件烦死的。你还不如用显卡来挖矿呢!”
江汉清回忆道:“我当时就觉得很有道理!不如玩别的东西,况且挖矿还可以赚三瓜两枣。”
为了获得更好的游戏体验,玩家花费大量金钱来升级电脑配置。最核心的就是高性能显卡。在火热的币圈,高性能显卡因其强大的计算能力而受到矿工的青睐。
也就是说,江汉卿至少还有一块踏脚石。 “对于中年男人来说,痴迷于某件事是一件可怕的事情。因为他们有闲钱,还有超人的行动力。” 37岁的姜汉清说。
下定决心挖矿后,江汉清开始组装自己的“矿机”。这位自称“科技极客”的理工男,花了一周的时间在二手交易平台上购买了几块显卡和各种硬件。经过反复安装调试,他的客厅里出现了一个放在简易铁架上、插着6块显卡、拖满地板的线缆的“怪物”。
当这台简单的自制矿机成功运行程序的那一刻,江汉清有一种成就感。 “感觉就像回到了我上大学的时候,整天逛电脑商店,收集配件,然后自己安装机器。”
事实上,目前全球数字加密货币的算力几乎全部被大规模、集群式的“矿场”所控制。个人用户仅在理论上可以通过其家用计算机进行挖矿。但这并不妨碍江汉卿的热情。他将自己的矿机连接到网络“矿池”,通过为矿池工作获得奖励。相比每天能赚多少钱,他更关心的是如何优化设备,提高算力。
他退出了“吃鸡”玩家群,与志同道合的朋友组成了“挖矿”群。在二手交易平台上购买显卡成了他工作之余的一大消遣。
奋斗了2个多月,赚了0.05个比特币,江汉清坦言:挖矿远不是一种高效的投资方式,最多只能算是一种爱好。然而,他的家人对他的新兴趣颇为批评:24小时矿机的轰鸣声让全家人焦躁不安;显卡上闪烁的蓝光在晚上也相当吓人。不仅如此,家里的老人一直固执地认为这东西“辐射一定很厉害”。
当然,也不全是缺点。由于产生的热量巨大,江汉清客厅里的立式空调整个冬天都成了装饰品。 “我告诉家人,我刚刚买了一个大功率取暖器,可以赚钱。”然而,随着天气转暖,江汉清这些天一直在苦苦思索如何说服家人打开空调,为那个“大暖气”提供能源。电加热器”进行冷却。
他有一个“一枚硬币,一栋别墅”的梦想
虽然时间过去了不到一年,但很多事情郭俊已经记不清了。他甚至忘记了自己购买的比特币金融产品的名称。
“我只记得买了 0.83 个比特币,之后我就很困惑了。”
2017年夏天,比特币突破3000美元大关并持续上涨。郭俊用2万多元换了比特币,然后“稀里糊涂”地在币圈里转悠——持续了3周。
郭军直言自己“什么都不懂”,比特币只是他偶尔在新闻中看到的一个新名词。但用他朋友的话说,比特币是一个“可以赚很多钱”的神奇物品:“我的朋友告诉了我很多,但我根本不明白。我只记得一句话‘一枚硬币,一栋别墅”。
郭俊实在不懂,也无意懂。老人催着要孩子,妻子准备买新房,事业单位的工作不算重却很复杂……与这些相比,“搞清楚比特币是什么”是在优先级列表上确实不高。数字。
但“一美元一栋别墅”的吸引力是真实存在的。恰巧手头有些闲钱,之前连股票都没炒过的郭俊最终决定和朋友们一起“干”。
“现在想来,我的朋友恐怕也不太明白。”郭军说道。
两个迷茫的“币圈新手”选择了购买比特币理财产品的“愚蠢”投资方式。比特币理财其实是币圈风险最大的方法。
媒体多次报道比特币金融产品的巨大风险。一些比特币理财平台常常以超乎常理的高回报率为幌子。他们推出的一些产品甚至声称年化回报率可以达到30%至40%。一旦平台资金链断裂无法偿还,投资者的利益几乎得不到保障。
郭俊和朋友选择了一家看起来相对“稳定”的海外比特币理财平台作为投资标的。郭军记不清对方承诺的具体回报率了:“反正是挺吓人的,但绝对不会像40%那么离谱。”
几经权衡,郭军将自己大约一半的比特币投入了理财平台。为此,他被用价值近10万元的比特币全部认购该平台金融产品的朋友嘲笑。
虽然距离所谓的“一币一别墅”还很远,但看着每天源源不断地进入自己账户的收入,郭军一度产生了疑惑:“我就是觉得这笔钱太赚钱了……我可以不做任何事情就去做。”为了赚钱,如果人人都投资,是不是人人都会致富呢?”
郭俊的疑虑还没有完全打消,现实却给了他一个打击:3周后,郭俊和朋友突然发现平台网站崩溃了。很快,他们就收到了平台发来的邮件,称网站服务器出现故障,正在努力修复。
几天过去了,“费尽心思修复”的网站却无法恢复,平台也彻底断线。郭军和他的朋友们不得不接受现实:他们被骗了。
朋友损失惨重,同时也感到愧疚。他再也没有向郭军提起过“比特币”这个词。至于郭军留下的0.4个比特币,他仍然不知道如何处理:“我想兑现,但我根本不知道怎么做,所以我只好留下了”那里。”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周小川最后一次以央行行长的身份回答记者提问。在谈到虚拟货币时,周小川表示:我们不太喜欢那些让人产生“一夜暴富”幻想的投机产品。
郭军深感:“都是‘捏着鼻子做梦’,钱哪有那么容易赚啊!”
他不再进入“币圈”
2010年5月22日,美国一名程序员用10000比特币购买了两个披萨。现在,如果你使用比特币购买两个披萨,你只需要花费大约 0.006 比特币。
2013年上半年,吴介勇几乎卖掉了手中的所有比特币,只留下10枚留作纪念。这笔交易给他带来了近6万元的收入。为了庆祝,他请朋友们大吃一顿:“一晚上吃了好几斤小龙虾,喝了一整箱啤酒。”
现在回想起来,吴洁勇可能是吃得太早了。
2011年6月,吴介勇第一次接触比特币。那个无聊的下午,他坐在办公室上网打发时间。无意中,他读到了一篇关于比特币的中文报道,并产生了兴趣。他花了一下午的时间在网上研究这个新东西。
对于数学系出身的吴介勇来说,比特币的原理并不难理解,同时他也对中本聪的“分布式记账”设计理念深信不疑。吴洁勇认为,比特币作为一种投资方式,有炒作的空间:“赚钱与否的关键在于能否早点进入。”
当晚,吴介勇决定“买点东西玩玩”。于是,他打开了淘宝……
对于当今币圈的新人来说或许很难想象,但吴婕勇手中的所有比特币确实都被放入了淘宝购物车,并通过支付宝购买:通过淘宝卖家,吴婕勇在一个月内持续购买了我投入的超过200个比特币,总共花了6000多元,平均成本价才30多元一个。
此后,比特币走势平静,吴介勇的比特币钱包里静静躺着200多枚比特币。
直到2013年初,比特币才终于出现好转,持续上涨。当年2月至4月,吴介勇陆续出售了自己持有近两年的比特币。平均价格为每枚300元左右:“不到两年,6000元变成了6万元。已经翻倍了。整整10次。当时就够激动的了。”
几年过去了,币圈越来越“热闹”。且不论暴涨的数百甚至数千种山寨币,仅以数字加密货币中最主流的比特币为例。短短几年时间,其价格就如火箭般飙升。 2017年,达到了令人瞠目结舌的19,000美元的峰值;即使经历了近几个月的大幅下跌,其价格仍然保持在6000美元以上。
但吴介勇并不以为意:“不管怎么说,你都赚到钱了。如果那些硬币没有扔掉,你可能就发不了财,可能一夜之间就全部蒸发了。”
这不是自我安慰。吴介勇扔掉自己的比特币后不久,他曾经交易过的绰号“门头沟”的国内比特币交易平台Mt.Gox被曝遭黑客攻击,大量用户比特币被盗。 2014年2月,不堪重负的“门头沟”彻底关闭交易,总计超过74万枚比特币消失,给货币投机者造成重大损失。
今年3月7日深夜,福布斯全球数字货币富豪榜第三位赵长鹏控制的知名数字货币交易平台“币安”也遭到黑客攻击。尽管赵长鹏回应称资金完好,但当晚比特币价格下跌了10%。
就连交易所的“拿币跑路”在币圈也不是什么新闻。疯狂扩张的币圈可以说是充满了陷阱。
至于剩下的10个比特币,吴洁勇也懒得再乱了。他表示不会再踏入币圈,“只是努力工作”。
(应受访者要求,周昆、江汉清、郭军、吴洁勇均为化名)